芦苇长突飞虱

Stenocranus matsumurai   Metcalf
   

  90  浏览



形态描述

体污黄褐色,但亦有体背带灰黄色或红褐色的。头顶端半中侧脊和侧脊间黑褐色,中胸背板侧脊两侧具黑褐色条纹,其内侧条纹仅基半存在,端半消失,一些个体在前、中胸背板两侧另具有橘红色条纹;额中脊基部两侧、颊沿斜脊和额侧脊及各胸足腿节和胫节上具黑褐色线状条纹;触角基节腹面及第2节基部有黑褐色斑。后胸侧板黑褐色。前翅具灰黄微褐晕,脉暗褐尤以端区脉纹更加明显,各端脉顶端具暗褐色斑点,翅斑黑褐色。腹部背面黑褐色,腹面各节中部黑褐,两侧污黄褐并散生黑褐色小斑点。雄生殖节腹面基缘黑褐色,臀节背面及臀突黑褐色,阳基侧突基半黑褐色,端半栗褐色。
头顶中长为基宽的1.3倍,端部明显窄于基部(约0.76:1),基隔室后缘宽为最大长的1.5倍;额中长为最宽处宽的2.8倍,端部宽于基部(约1.13:1),侧脊浅拱,中脊在基部1/3开裂成长圆形的凹槽;后唇基基部稍宽于额的端部;触角抵近额唇基缝,第1节宽微大于长,第2节长为第1节的3.6倍。前胸背板短于头顶(约0.9:1);侧脊伸达后缘;中胸背板稍短于头顶和前胸背板长度之和。后足胫距后缘具齿19~23枚。
雄虫臀节长,拱门形,端缘相接触,侧面观,后缘基部1/3朝向腹面有一小型尖突;尾节侧面观,腹缘明显长于背缘,前缘中部深刻凹陷,后缘基部明显凸出;阳茎细长,杆状,阳茎鞘端部具2个突起,右侧的一个直,端部略下弯,左侧的一个近基部左转,后端部指向右方;悬片侧面观“L”形,以一杆状突起与臀节相连接;膈很宽;阳基侧突基部相接一段距离,后逐渐变细尖,并向中部弯曲,彼此围成一近纺锤形的空间。
长翅型:体连翅长雄5.0~5.6mm,雌5.5~6.1mm;体长雄3.0~3.8mm,雌3.8~3.9mm;翅长雄4.0~4.3mm,雌4.3~5.1mm。
观察标本:2♂♂、2♀♀,四川雅安,1975.Ⅶ.19,丁锦华;2♂♂、2♀♀,北京延庆,1973.Ⅸ.7,张芝利;15♂♂、10♀♀,甘肃酒泉,1983.V.24,王金川、胡冠方;12♂♂、20♀♀,河北唐海,1994.Ⅶ.10,张玉江。

生物学
国外分布
国内分布

吉林、甘肃、北京、河北、山西、河南、江苏、安徽、浙江、湖北、福建、台湾、四川、贵州